一、总则
为迅速、有效应对大型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舆情,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维护活动正常秩序与主办方声誉,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依法处置”原则。
二、舆情分级与响应
根据舆情性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划分为三级:
一级(重大):涉及严重安全事故、违法犯罪、重大政治敏感问题等,全网高度关注,快速发酵。
响应:立即启动最高级别响应,指挥部牵头,协调多方资源,24小时不间断处置,优先线下解决根源问题。
二级(较大):涉及服务质量、明星嘉宾争议、较大范围投诉等,在一定范围内引发讨论。
响应:指挥部研判后启动,相关工作组迅速到位,及时发声澄清、化解矛盾,防止升级。
三级(一般):个别参与者抱怨、轻微误会等,关注度较低。
响应:相关责任部门按常规流程快速核实处理,并通过适当渠道回应,力争现场解决。
三、组织指挥体系
应急指挥部:活动主办方主要领导负责,统一指挥、决策。
舆情监测组:24小时全网监测,使用<识达科技>舆情监测系统+人工巡查,第一时间发现、汇总、报告舆情。
研判引导组:分析舆情源头、走向、影响,制定口径方案,组织权威回应、舆论引导。
处置执行组:负责线下问题核实与处置(如公安、卫健、场地等),线上配合发布事实。
信息发布组:统一归口发布权威信息(官网、官微、新闻稿等),确保准确、及时、一致。
四、应急处置流程
监测发现:监测组发现舆情,立即初步核实,10分钟内报告指挥部及相关组别。
启动响应:指挥部研判定级,决定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快速处置:
线下处置:处置执行组迅速查清事实,解决实际问题(如救援、疏导、整改)。
线上回应:研判引导组制定统一口径;信息发布组根据预案,通过权威渠道发布信息(重大舆情首条响应原则上不超过4小时)。
精准引导:组织核心媒体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关切;针对谣言及时辟谣;根据需要组织专家、第三方发声。
动态跟踪:持续监测舆情发展,评估处置效果,调整策略直至平息。
总结评估:舆情平息后,全面总结,完善预案。
五、保障措施
队伍保障:组建专业、高效的应急团队,提前培训演练。
技术保障:配备舆情监测系统,确保通讯畅通。
物资保障:预留应急资金、设备等资源。
协作保障:建立与网信、公安、卫健、媒体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
六、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相关推荐:舆情分析软件哪家好?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