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效建设监管和宣传队伍,通过机制建设固化人员职责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之下,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各类企业必须重视并有效建设舆情的监测与管控队伍,首当其冲地是要做好监控的体制机制建设,以固化相关岗位人员职责。
监控的目的是变被动为主动,以维护企业形象,这和我们一直重视的企业形象宣传工作相辅相成。小编认为,各企业可考虑增设应急管理与宣传办公室,日常可做企业宣传的业务性工作,做好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做好与主流媒体、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的业务沟通和往来,在舆情出现时,能迅速作出研判和反应,在舆情的发展初期,及时做好并专业化地引导舆论,牢牢把握舆情发展的方向和节奏。
二、主动与技术监测机构合作,舆情监控贵在反应及时
舆情监测一般分为人工监测和技术监测两种方式。人工监测的主要流程是:监测员接到任务,通过查找关键词、确定关键词、然后在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进行查找,虽然具有搜集的信息较为准确的优点,但是也容易漏掉信息,且一般只能用于专题舆情分析。
技术监测的基本流程主要为:通过舆情监测软件如<识达科技>,融合最新的海量信息搜集、全文搜索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预警阶段是通过企业关键词来实现监控,比如:企业名称(含常用简称)、法人姓名、行业专业等,可设置超限报警功能。
舆情发生发展阶段,是通过舆情关键词实现即时搜索,再通过舆情专业人员进行数值分析,进而得到初步结论,这个结论的客观与否主要还与分析人员的经验、专业背景、个人主观倾向等有关。
企业需要做好监测数据的二次分析,以得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客观结论。监测预警是保证“黄金四小时”法则的最为重要的环节。以上两点强调的是监测为主、专业优先的基本工作思路。
三、舆情化解要注重形成合力,对外坚决保持一个声音
当事企业在舆情出现以后,必须先形成客观准确的预判,如果事态比较严重,要力争获取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支持,可从舆情处理的节奏、信息公开的技巧等方面获取更为专业的指导和力度更大的对外协调。
同时,各企业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保持信息的公开畅通。新闻发言人对于企业的民主决议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下去,在舆情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企业对外只能保持一个声音。以免决定或者事实被别有用心的人曲解或者造谣生事。
四、舆情处理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信息真实公开原则
网络舆情因其具有传播途径多样、传播速度极快、蝴蝶效应明显、从众心理强烈等特点,造成管控起来难度很大。在舆情发展的初期,企业的具体处理人员必须坚持信息真实公开为原则,主动和主流媒体以及传统媒体沟通,增强面对公众的责任心,真诚对话、澄清事实、寻求谅解,争取对发展节奏和正面声音的掌控。否则,事态一旦失控,即会造成超过想象的后果,也给后续的管控带来很大的难度。
相关推荐:中小微企业网络舆情监测与管控现状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