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共享性、便捷高效性,使得人与人的交流跨越了时空限制打破了传统的信息沟通、传递模式,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这就决定了网上信息呈现出海量、丰富、随意性特征,同时也决定了网络舆情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方面的独特之处,具有互动性、广泛性、冲突性、娱乐性等特征。
一、网络舆情的互动性
传统舆情传播的主体是大众传播机构,传播路径是从上到下的宣传式灌输途径,即“我说你听”。这种路径下群众只是信息的接受者。网络条件下,群众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独特魅力使得信息传播打破了组织垄断格局,实现了向平等的对话式的互动途径转变,即“我们都说”。这种路径下,群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政府企业和主流媒体需要做的是参与对话、引导并适时转移话题,而不是居高临下的遏制或旁观。
二、网络舆情的广泛性
网络舆情的广泛性特征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传播方式广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跟帖、论坛社区讨论、博客、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都可以成为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再者,发起报道的网媒即网络舆情源头广泛,既有数量众多的主流媒体,更有形式多样的自媒体。第三,网络舆情关涉主体广泛,政府机构、官员、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社会群体、个人、企业等都可能成为网络舆情关涉主体。最后,网络舆情涉及内容广泛,民生诉求、贪污腐败、科教文卫、灾难事故、公共安全等,任何能够触动公众神经的事件都可能成为引燃网络舆情的导火索。
三、网络舆情的冲突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全民皆记者成为可能。网络自媒体的兴起,以其个性化、感性直观、便捷高效吸引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民众不再满足于统一声音的告知,转而自己制作、传播信息,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由于绕过了把关人和议程设置等监管措施,网民可以隐匿身份随意发布信息。极具个性化的自媒体更是让人“在我地盘这就得听我的”“我的地盘我做主”。当缺少规则约束和监督时,很容易让人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能力。而网民自身素质各不相同,发表的言论都是基于自身的认知背景,正面的、负面的;积极的、消极的;理性的、非理性的信息充斥网络世界,打破了统一声音垄断局面的网络舆情也凸显出了随意、多元、冲突、偏差的特性。
四、网络舆情的娱乐性
网络能够通过多种手段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的内容和形式,满足人们娱乐的需要。娱乐是人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的天性。娱乐需要遇上网络,使得网络舆情出现了娱乐化倾向。从娱乐性质的角度划分,这种娱乐化倾向既有健康向上的、也有低俗恶俗的。
如有其他疑问或想查看各行业舆情监测解决方案,请填写文章下方的表单。<识达科技>网络舆情监测服务商,专注于为企业提供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服务,现支持企业用户免费体验>>>
最后福利: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