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与此相对应,民众对环保的焦虑和对环境舆情的关注已远超乎以前,环保舆情已经成为地方舆情与重点行业舆情中较为敏感的舆情事件。而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舆情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力明显加大,民众通过互联网参与环境管理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环保新闻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一些负面信息的曝光很容易使企业走上舆论关注的风口浪尖,成为网络舆情焦点。因此,对环保网络舆情进行监控是当前相关企业的重要工作。
一、环保网络舆情特点
1、自由性
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发地表达观点。针对环保问题的网络舆论也就相对开放自由;
2、交互性
在互联网上,网民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环保问题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局面,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
3、多元性
在网络自由下应运而生的是环保网络舆情传播内容的多元性,即网民因社会生活背景等的不同而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的态度与看法。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它高度自由,能突破空间与地域的阻隔,促使各种不同的、相互冲突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4、偏差性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网络言论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和情绪化,这也就导致环保网络舆情常会出现较为偏激、难以控制的情况。
5、突发性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二、环保网络舆情监控策略
1、强化舆情大局观,提升员工舆情风险意识
要注重员工的网络舆情管理课题宣讲与培训,提高对网络舆情监控和处置工作的认识,将其内化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纳入企业发展的全局来考虑。各个岗位的员工在面对社会工作中,一举一动事关企业声誉的观念,要在企业上下注重塑造“公司名片”的代言作用,树立行业新风及提高职业素养,以实际行动感染社会受众,营造维护企业品牌形象。同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人人都要有高度的敏感性,爱护企业尊严与声誉,在工作第一现场及时收集、应对、处置舆情基础链环节的相关事项,在早期事态处于萌芽便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2、建立舆情团队,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目前,虽然舆情监控已经受到了许多公司的重视,但是大多数只处在监而不控的状态。其主要表现在:舆情信息的采集到汇报处置,还没有形成高效闭环的标准化应急处置流程,还没有打造出一个熟悉业务、具有较高社会智慧、善与媒体和网友互动、能快速反应的舆情危机管理权威团队。
3、拓展舆情预警渠道,提升网络舆情监控能力
一是加强新闻风险防范,应对突发事件和舆情监控能力,通过及时掌握、准确研判舆情,定期梳理、认真分析热点焦点问题,加强舆情分析和跟踪,落实对负面舆情的各项控制措施,防止负面舆情扩散,及时化解引导负面舆情,妥善处置负面发帖及客户投诉事件。二是提高拓展获取网络舆情信息渠道,多种方式、多条路径全面掌握社情民意。三是与专业舆情监测服务商进行合作如识达科技,通过旗下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保证环保舆情信息获取即时、全面、海量、准确。
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就要在预防上下工夫。企业可通过识达科技旗下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全天实时监测社交媒体,博客,论坛,新闻站点等全网平台,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维护企业品牌形象。
环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识达科技舆情监测系统免费申请试用入口>>>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