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源多且不可控—危机的意外性
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交互性、共享性、海量性、匿名性的特点,让互联网上的每个人有了发声的机会。社交媒体、微信和各种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互动交往的新方式。不管是个人信息还是社会关注的话题,在这些平台上的内容都可以被分享、转发和评论,这为用户生产和传播内容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意见分散—危机的聚焦性、紧迫性
在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不断融合的传播环境下,重要新闻事件一旦曝光就会迅速蹿升为热点事件,在不断发酵和众人的热议中形成复杂且多变的舆论走向。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短平快”的传播,导致一定的信息缺失和失真,加剧了热点新闻事件社会舆论的复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认知,甚至产生了误导和危害。
3、舆论影响决定—危机的破坏性
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成为重要网络群体事件的策源地、爆料平台和民间舆论场,反映“草根们”对公共事件的意见,使社会舆论对事件的处理产生影响。公众舆论主要具有批判性、公开性、非理性等特点,因此难以避免出现网民的“狂欢”和网络暴力等现象,对于事件的处理和公关应对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相关推荐:公共关系的特征有哪些?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