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作为全社会热门话题和关注对象,企业怎么能错过这种绝佳营销机会呢?下面我们来回顾下有哪些经典优秀的高考营销案例,以及哪些营销雷点容易引发负面舆情,值得我们引起警惕!
一、美团外卖——答题卷
将品牌卖点与高考主题巧妙结合,幽默诙谐又不失品牌调性。
二、蒙牛——高考押题奶
将高考各科模拟题印在牛奶包装上,文案朗朗上口,这个营销思路别具一格。
三、晨光——走心微电影
从考生精神状态紧张的角度出发,晨光选择走心励志的微电影《很荣幸,能陪你一起战斗》,将晨光产品巧妙融入学子们奋力拼搏迎战高考的日常,暗中呼应“陪伴”主题。
四、OPPO——高考降噪计划
“降噪”主题既呼应高考“安静、不急不躁”的氛围,又与产品“降噪耳机”相结合,事件核心点、公众关注点与品牌诉求点三点合一,实在是妙!
五、腾讯公益——测测你的高考残余值
作为高互动性的H5形式,腾讯公益曾推出面向大众的《测测你的高考残余值》不仅触达了高考学子,更触达了曾经历过高考的学霸学渣们。
总结
综上所述,高考借势营销的思路有:产品+模拟卷方式、主题走心微电影、高考公益助力(高德地图等上线“考生专车”服务)、H5互动游戏等等。
企业常见舆情风险
在这场营销盛宴中,优秀案例数不胜数,但仍然有“翻车”引起负面舆情危机的存在。
1.高考状元“商业化”
这是颇受争议的一类营销思路,当年受到很多教育机构的追捧,但有不少网友和媒体认为:这种营销易加剧社会浮躁,且违反《广告法》可能侵害学员隐私权。
2.色情营销
同样是比较危险的一类营销方式,常见于某类产品品牌,虽然其文案和创意曾多次被网友拍案叫绝,但每年的高考主题,这些品牌的营销创意也比较容易引起负面舆情危机。
3.学霸人设翻车
这里不特指任何明星,只是指出这个现象存在一定翻车和负面舆情风险。
相关推荐:舆情知识图谱:舆情反转、舆论搭车、舆论失焦等名词解释和案例
【文章声明】识达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舆情知识。部分内容仅是发稿人为完善客观信息整理参考,不代表发稿人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图片等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客服,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相关内容。